分类
创意和灵感

城市里应该有鲜花:暗调情绪人像摄制思路

一张好的照片应当是有情感的,能传达快乐或悲伤、阳光或消极、平静或忧郁的情绪。

一张好的照片应当是有情感的,能传达快乐或悲伤、阳光或消极、平静或忧郁的情绪。我想透过影像,将某种情绪传递出去。也许毫无交集的两个人,就因为在看到同一张照片时,有了相似的感受,于是便产生了短暂而奇妙的共鸣,那未尝不是一种类似“共饮长江水”或“千里共婵娟”的浪漫,也是我喜欢情绪摄影的原因。

七个嬉皮

独立摄影师,旅居大理,喜欢有温度和情绪的照片。
微博@七个嬉皮

“城市里应该有鲜花,即使被人摘掉,鲜花也应该长出来。”——张楚《孤独的人是可耻的》。这组写真的灵感便是来自于这句歌词,拍摄于2020年5月——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,但是为了渲染主题和氛围,道具选择了干枯的花。

模特偲偲是一个很开朗的女生,但是对于这组照片忧郁情绪的表达她也演绎得恰到好处,一个优秀的模特能让拍摄进行得更加顺畅,与合拍的人一起创作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。

拍摄氛围的营造

我在摄影创作前会先预设一个主题,这组写真的主题也是来自于前文提到的歌名——“孤独的人”,在工作前我会准备好用于拍摄时播放的BGM(背景歌单)和蓝牙音箱,在现场播放音乐。拍情绪片的歌单一般是轻柔的纯音乐和空灵的后现代摇滚。在拍摄前和模特聊聊天,沟通创作思路的同时也能更快地进入拍摄状态。

画面对比与冲突

在文学作品中,矛盾与冲突往往是推动情节的必要因素,影像作品中的对比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。比如李佳薇的歌曲《煎熬》MV,一个失恋的女人,从昼夜颠倒间醒来,坐在满地狼藉的房间,脸庞美丽而憔悴、眼神空洞,不需要语言与文字,你便能感受到她的痛苦。

在这组写真里,也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增加画面冲突,窗外明亮的光线与室内昏暗的环境、暖黄色灯光与冷色系的墙面、美丽的女孩与枯萎的花朵,给照片增添了更多的“可读性”。

镜头选择与拍摄视角

我选择的是35mm f/1.4的镜头,因为室内空间有限,35mm镜头能兼顾更多的环境元素,无论是特写、近景或中景都能胜任,而且没有广角镜头的畸变,画面不会失真。拍摄光线不足的室内人像时,为确保成像品质,一般选择f/1.8或更大光圈,以增加进光量。

我喜欢使用第二人称的“交流”视角和第三人称的“旁观”视角来拍摄。拍摄近景和特写时,我会更多地与模特交流,引导模特的动作、眼神与表情以表达不同的情绪。而第三人称的视角则置身于画面之外,让被拍摄对象忽略拍摄者的存在。比如在门外,使用门框、柜子作前景来遮挡一部分画面。摄影师作为一个旁观者,记录女孩独处的时光,以这个视角捕捉的画面往往更有氛围感。

暗调室内人像,肤色怎么调

这组写真拍摄于三年前,这次重新进行了后期调色,与上次后期思路最大的不同是对色调与皮肤的调整,先来看看两次调色的区别吧。

可以看到整体降低了画面饱和度,肤色也更加自然。

两次调色参数对比

调整画面饱和度,我一般会在LR里调整“鲜艳度”(即PS里的“自然饱和度”)。鲜艳度控制的是图片中饱和度较低的颜色,提高这项参数,高饱和颜色不会溢出,降低此项参数,图片也不会变灰,简单来说能调整得更加自然。

光线条件不足的室内人像写真,皮肤的调色很关键,原片的肤色经常会偏黄、偏暗,这时应该调整主要控制肤色的“橙色”,降低饱和度、提升明亮度,让皮肤颜色更加真实。